第67章去天津城与技术下马威-《四合院:从列车员开始进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继续检查,目光在一个略显突兀的管路过桥固定卡箍上停住了。这个卡箍的安装角度有些别扭,而且看起来比其他卡箍新一些。

    “这个,动过?”陈锋指着那里问。

    一个年轻技工下意识地回答:“上回漏得厉害,李师傅给加了个卡箍紧了一下…”

    旁边一个老技师瞪了他一眼,年轻技工赶紧闭嘴。

    陈锋心里有数了。他爬出来,对王副段长说:“王段,麻烦找份这台车的原版液压系统原理图,要带标注的。另外,准备一套全新的、型号匹配的进口密封件,还有,压力测试仪校准一下。”

    王副段长有些迟疑:“原理图…得找找,好像是俄文的…密封件…进口的库里可能没了…”

    “原理图俄文没关系,我看得懂。密封件没有就想办法调,或者联系部里协调。设备不匹配,只能是治标不治本。”陈锋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。

    王副段长被他的气场镇住,只好吩咐人去办。

    等待的时候,陈锋也没闲着,跟那几个老师傅聊起了这台车的日常操作习惯和故障规律,看似闲聊,却句句问在关键点上。

    他的专业和沉稳,渐渐让老师傅们收起了几分轻视。

    【这小子…好像真懂点…】

    【问的问题都在点子上…】

    原理图终于找来了,果然是密密麻麻的俄文。陈锋铺在桌上,仔细看了半晌,手指在其中一条管路的压力补偿阀位置画了个圈。

    “问题可能在这里。原设计这个回路是低压补偿,但看这卡箍加固的痕迹,实际运行中这里承受了异常高压。”

    “我怀疑是配套的养路镐头型号与液压系统输出功率不匹配,或者操作手习惯性超负荷作业,导致系统背压过高,冲坏了这里的密封,然后引发连锁反应。”

    陈锋结合原理图和现场痕迹,分析得条理清晰,有理有据。

    老师傅们面面相觑,他们光想着堵漏,却没从系统匹配和操作源头去想问题。

    这时,新的进口密封件也送到了。陈锋亲自上手,带着两个老师傅,严格按照规程拆卸、清洗、更换、调试。他动作精准熟练,丝毫不比老技工差。

    一番忙碌后,重新启动测试。液压系统运行平稳,压力表指针稳定,再无泄漏!

    现场先是一静,随即爆发出小小的欢呼声!困扰他们半个多月的难题,竟然真的解决了!

    王副段长脸上的敷衍彻底不见了,换上了惊讶和佩服:“陈工!厉害!真是名不虚传!今晚必须给你接风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