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徐潘没有发,路遥也同样没有。 但没有发圈,并不代表他们对此毫无感触。 徐潘从小就是科布的球迷。 而路遥,尽管才知道科布不到一年,但在另一个世界,他也是是资深球迷。 那个世界,也有个和科布一样的巨型后卫,科比布莱恩特。 他能理解徐潘的痛苦。 但随后,朋友圈、微搜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 “别再刷科布了!前段时间牺牲了不少医护人员,怎么没见你们发圈悼念?” “一个老外去世而已,至于这么跟风吗?” “好笑的是:很多人,尤其是某些女生,从来不看篮球比赛,对科比知之甚少,人一没了,就一副感伤的样子出来悼念,真是令人作呕!” “就是,你看人家路遥,到现在也没发微搜、无脸书不是吗?人科布当时可是邀请他去现场看比赛的呢!” …… 这样的言论自然引来了很多球迷的反击。 路遥对此感到很无言。 对于一个国外篮坛名人的去世,众人反应不一,跟各自的立场有关。 第一种:本身是资深球迷,热爱篮球,老科密,真的难受。发圈纪念偶像,无可厚非。 第二种:喜欢体育,对科布谈不上多喜欢,但科布毕竟陪着他们走过了那段青春。一代巨星陨落,纪念一下,也很正常。 第三种:不是很了解,但多少听过这名人,突然听到去世的消息,有些震惊,发文感慨一下,倒也说得过去。 第四种:也不是嘲讽,然而,但凡有个名人去世,这种人就出来纪念,让人觉得有些油腻。 如同前世那些喜好跟风的人们。 霍金去世,平日里《时间简史》一页不看的他们出来悼念,配鸡汤; 林肯公园主唱去世,平时就喜欢听口水歌,摇滚、爵士、布鲁斯啥都不听的他们,出来悼念,发鸡汤文; 某个明星去世,平时根本不关注他/她,连明星作品、基本信息都不了解的他们,出来怀念、发文发图配鸡汤。 一句话:只要有名人去世,他们必须在朋友圈拥有姓名。 俗话说:逝者为大。 悼念是应该的。 不过,要悼念的话,应该是发自内心、真诚地悼念逝者才是。 但这些从未关注过逝者、根本不了解逝者基本信息、成就的人,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悼念逝者吗? 还是纯粹跟风呢? 这一点不尊重逝者,相反,反而是在蹭逝者的热度,让人反感、厌恶! 他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,不出意料,跟风悼念者无数。 然而某些跟风的简直是辣眼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