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。 墙壁倒塌,碎石满地, 尘埃在空气里飘摇, 最终落定,回归泥土。 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, 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。 战火之后, 硝烟弥漫。 天空依然阴沉, 云朵在天空中也一如往常的苦涩。 断壁残垣,一片瓦砾, 尘埃在空气里飘摇, 最终落定,回归泥土。 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, 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。 这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, 在风里微微的摇曳。 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, 看着战车, 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, 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。 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...... 只有夜晚来临时,它才看得到平静。 在这块紧邻着蓝色大海的土地上, 这样的夜里, 有悲伤, 也有着无声的凄凉。 但一直不曾消逝的,是希望! ——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 这是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。 据我国著名钢琴家爱丽丝小姐透露:这首曲子,正是十年之前,年仅十四岁的路遥先生,在通过电视观看到我们国家受到战火肆虐之后的国土时,产生的灵感。 所以才有了这一首《克罗地亚狂想曲》。 难以想象!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,却有这样悲悯天人的情怀。 很多音乐评论家认为:虽然不能说这些曲子一定比以往流传下来的经典曲目要强,但,能够以一己之力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、足以流传千古的作品,路遥的成就已经鲜有敌手。 我们注意到:有不少比较极端的人在咒骂路遥,仅仅是因为他不是东方人。 他们或许觉得:在钢琴这个领域,被一个东方人压制,是一件很耻辱的事。 但我们想说:不,你们错了! 第(2/3)页